【支付安全】做好這兩件事兒,支付可以更安心
文章作者:尤溪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文章發布時間:2018年09月30日
近年來,個人信息泄露事件頻發,不法分子利用所收集到的數據刻畫客戶身份并實施精準詐騙。
根據監管機關及公安機關披露:信息泄露是資金犯罪的基本作案的前提條件和支付風險源頭,要加強個人支付信息安全保護。
如何才能有效防范銀行卡支付風險、
保護好個人信息安全和財產安全呢?
小福在此給您支兩招
可以讓您安全支付便捷更無憂
做好賬戶分類管理
01
如何才能既方便支付,又能最大化的提升安全性呢?
人民銀行的賬戶管理專家已經為您都想到了。您的銀行卡賬戶由原來只有全功能的單一賬戶已經被重新劃分為I、Ⅱ、Ⅲ類新型賬戶。
02
那么與之前相比,新的三種新類型賬戶有什么不同呢?
原來我們使用的賬戶是全功能的,每個人因為不同的需要,手里都有很多張銀行卡,開戶、銷戶都要到銀行柜臺辦理,不是很方便。同時,很多用戶使用工資卡用于網絡支付、刷卡支付、投資理財,雖然很方便,但是資金還是面臨一些風險的。在新的賬戶分類政策推出后,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可以滿足儲蓄、支付、理財等多場景應用。
三種新類型賬戶的主要功能是:I類賬戶是辦理存款、購買投資理財產品、支取現金、轉賬、消費等全功能賬戶。
Ⅱ類賬戶辦理存款、購買投資理財產品等金融產品、限額消費和繳費、限額向非綁定賬戶轉入資金。經銀行柜面、自助設備加以銀行工作人員現場面對面確認身份的,還可辦理存取現金、非綁定賬戶資金轉入業務,可以配發銀行卡實體卡,單日支付限額是10000元。
而Ⅲ類賬戶主要用于辦理小額消費及繳費業務,隨用隨充,賬戶余額不得超過2000元人民幣,適合用于綁定支付賬戶,及日常小額高頻交易(如二維碼支付等)。
03
用好Ⅱ類、Ⅲ類賬戶是關鍵
建議持卡人將Ⅰ類賬戶用于儲蓄,把大額資金存入賬戶,盡量不用于日常支付,根據不同需求,將Ⅱ類或Ⅲ類賬戶用于高頻、多場景支付。這樣可以確保本人名下實名賬戶的安全性,由于這兩類賬戶有一定的消費和轉賬限額,即便發生支付風險,也會因為支付額度有限,從而將損失降到最小,更好地規避網絡支付風險,在實現便捷支付的同時也能更安心!
養成良好的支付習慣
在日常消費時,以下這些支付習慣,就可以保護好您的個人隱私,防止信息泄露:
01
無卡支付好習慣
短信鏈接,不要點
不點擊短信中的鏈接,不在不明網站填寫銀行卡卡號、有效期、安全碼、短信驗證碼等信息。
公共WIFI,慎重連
謹慎連接公共免費WiFi。避免在公共WiFi環境下使用手機進行支付,不法分子往往會設置免費WIFI陷阱竊取你手機里的通訊錄、短信、微信、支付等收發的信息。建議使用手機4G網絡進行支付,可以減少不法分子竊取支付信息的風險。
不明碼,莫去掃
不掃來源不明的二維碼,防止手機中毒,防止被病毒暗中竊取你的手機短信中的支付驗證碼。
敏感信息,處理好
更換手機或者刪除手機應用APP時,也要記得解除銀行卡綁定。不要再手機上存留身份證、銀行卡卡面的照片。
02
用卡消費好習慣
支付密碼,要復雜
不要使用生日、身份證、門牌號、電話號碼、簡單數列(如:666666)等易于被猜測的數字做密碼。
卡片信息,保護好
不告訴他人銀行卡卡號、有效期、安全碼、短信驗證碼等重要支付信息;不將卡片單獨交與他人,并保持卡片始終在自己視線范圍內。
銀行短信,要關注
開通賬戶變動短信提醒服務;若收到提示辦理業務的短信,要仔細核實短信中的業務類型是否符合真實情況;一旦發現異常交易應及時聯系發卡銀行進行查詢、提出止付。
芯片卡,更安全
建議在用卡購物時優先使用芯片卡,金融芯片技術是當前全球最安全、最可靠的支付技術。
總之
不論欺詐手法如何翻新
只要大家做好這兩方面的的事兒
科學使用支付賬戶的同時保護好個人信息
支付可以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