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文章作者:云霄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文章發布時間:2018年04月30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認為,做為一名普通的科員,認真做好工作,對自己負責,對單位負責,就是對十九大最好的禮贊了,我自己是這么踐行的。
“記者”還是“導演”
這幾年,聯社各項業務和企業文化不斷豐富發展。金融精準扶貧示范基地、金融青年產業扶貧示范基地、造福工程易地扶貧搬遷金融服務示范區、農村電商小面額人民幣物流配送服務點等新項目相繼啟動,扶貧寶、產業扶貧寶、果蔬寶特色普惠金融卡等新業務現場相繼推出,“獻禮十九大 農信伴我行”登山競賽、“迎中秋·慶國慶”燈謎競猜、“牢記使命擔當,建設四好銀行” 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知識競賽、“聯學共建 獻禮七一” 慶祝建黨95周年黨員風采展示等各種文體活動相聚舉辦,幾乎每一個大型項目啟動、每一次文體活動、每一場重要會議,每一位重要領導調研活動,我都在現場,舉著一臺單反相機,各種拍拍怕,常常有同事戲稱我為“記者”“導演”。可能大家看到的只是我在活動現場拿著相機拍照的樣子,其實活動前各種策劃各種籌備、活動后的照片材料整理宣傳報道才是最辛苦最折騰的。想起當時來綜合部的時候,我連單反相機都不會用,我最大愿望也只是能夠組織策劃一場大型的活動。后來,通過一場場的活動、一篇篇的報道、一次次的磨練,慢慢的成為大家口中的“記者”“導演”,雖然成長的過程各種糾結各種掙扎各種跳腳,但是想想,幾乎所有大家能想到的活動我都做過了,我曾經的想法和創意都用到了實處,就覺得很有成就感,有夢想成真的感覺。
太妹還是文藝女青年
“太妹”這個稱呼,以前曾經被叫過,那是因為我們同一批進信用社有13個人,我排行最小,所以有十三太妹這個稱呼,但是并不熱火,最近緣于陳金印副主任,這個稱呼突然又熱乎了起來。陳副說,他看到我,就想叫我“太妹”,我覺得特別奇怪,我一直覺得我是文藝女青年。所以我假裝愛看書,看各種閑書,文藝類的,因為聽說看哲學書,可以讓人大氣;看專業書,可以讓人有才氣;看閑書可以讓人變靈氣,我大氣不足,才氣不夠,所以努力讓自己變得有靈氣一點。我也愛看些現代詩,徐慕容、舒婷、徐志摩的,偶爾也能背誦那么一兩篇,總而言之,我一直醉心于當個文藝女青年而不是“太妹”。到了綜合部后,開始看各種文件、報告、材料,寫各種應用文。做收發文,要給各科室打電話,說的都是讓他們工作的話,說著說著就急了;組織各種活動,發郵件發短信發微信打電話,催名單催材料催節目催進度,催著催著就變成吼了;寫總結寫報告,要多方協調,協調著協調著就氣急敗壞了。無獨有偶,我催人自有人催我,這個文件是考核指標,要趕緊發;這個是人事調動,要馬上發;這個報表對方催的急,現在就發……可能因為是最后一關吧!所以所有的文件材料到了我這里,都是十萬火急的,所有前面環節耽擱的不敢催的都留到最后催我了,感覺如果我不跟著急起來動起來,就會攤上大事,最急的一次是,我們某位科長,直接到我面前,把我的電腦切換到內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是在這種節奏下,我慢慢的從文藝女青年蛻變成風風火火的“太妹”了。
雞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
眾所周知,在我們聯社,心靈雞湯煲得好的,我們綜合部新任主任湯藝聰絕對是榜上有名的,他煲的雞湯,滿滿的正能量,隨便看一下,都能讓人受益無窮,不過自從他調到我們綜合部后,就沒空煲了。我不會煲心靈雞湯,但是喝過,不是藝聰煲的,而是我們綜合部前前任主任何林城。我當時剛到綜合部不久,事情又多,沒有頭緒,常常氣的跳腳,埋怨一大堆。后來,我突然發現,要說事情多,那肯定沒有何主任多,他那真的是達濟天下,可是他雖然看起來總是火急火燎的,但是對于工作,真是沒聽他抱怨過什么。剛巧一個機會,便對他說了我的疑問,他冷冷的回到:“抱怨有什么用,工作也還是要做”,所以我還是常常會鬼哭狼嚎的,但是不會落下工作。又有一次,他去開完黨委會回辦公室,對我說:“你做市級文明單位的工作,這次勞動競賽獎有獎勵你1000元”,我回他說:“我可不可以不要錢,也不要做這個工作啊”,他說:“給你,你就收著,不要這個錢,這個工作你也是要做的”,于是我一做做了5年。像這樣“負能量”的雞湯,我干了,你們隨意。
綜合部的工作一直都是這樣又多又雜,循環往復、枯燥無味,做好了,理所應當沒什么,臺前的光鮮亮麗、榮譽獎項從來都與自己無關,做不好,丟的往往都不是自己的臉面,所以后果往往也更加的嚴重,所以我總要時不時的讓自己清醒清醒,靜靜心,然后,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