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農商銀行2023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文章作者:仙游農商行01文章發布時間:2024年04月30日
2023年,仙游農商銀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本鄉本土,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服務民生為己任,充分踐行社會責任,彰顯本土金融機構擔當?,F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深耕主責主業,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一是聚焦重點領域,傾力支農支小。重點圍繞特色現代農業“3212”工程以及鄉村振興重點村,加大對鄉村特色產業信貸投放力度,深挖信貸增長潛力,積極走訪當地特色產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發展前景良好的小微企業,切實當好鄉村振興主辦行。截至2023年末,各項貸款余額145.07億元,比年初增加16.54億元,增幅12.87%,其中,涉農貸款余額120.97億元,比年初增加13.53億元,增幅12.60%;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107.14億元,比年初增加13.60億元;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05.54億元,比年初增加12.54億元,增幅13.48%;落實“福農綜合戰略”,“五福”貸款余額32.56億元,比年初增長7.96億元,增幅32.39%。
二是深化政策落實,助推實體發展。深入貫徹落實各級各部門關于鞏固拓展經濟向好勢頭的相關決策部署,制定印發《仙游農商銀行鞏固拓展經濟向好勢頭一攬子政策措施》,積極融入地方經濟產業發展大局。積極推廣“金服云”平臺,截至2023年末通過“金服云”平臺累計發放貸款832筆,金額9.05億元,其中,累計發放“提質增產爭效”貸款311筆,金額2.21億元;推廣使用“閩商易融”貸款碼,受理“閩商易融”貸款碼申請202戶,發放貸款0.44億元;依托福農e政平臺累計發放財政性資金6.36億元,惠及群眾78.58萬人次;依托福農綜合服務平臺,發放“福農?直通貸”310戶,金額2.14億元;扎實做好減費讓利工作,通過下調貸款利率,主動為客戶節約融資成本1.15億元。
二、創新工作模式,深化金融服務質效
一是打造“金融+工會”特色模式。聚焦“普惠、創新、利民”總體思路,與仙游縣總工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以黨建引領為旗幟,以社會得效益、工會得成效、金融得發展為宗旨,打造“金融+工會”服務新模式,創新推出“工惠貸”“勞模?工匠貸”等信貸產品,助力村集體增收致富,勞模、工匠群體創新創業,推進金融普惠與工會普惠深度融合。截至2023年末,“工惠貸”用信余額798萬元,“勞模?工匠貸”用信余額6050萬元。
二是打造“金融+供銷”合作模式。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立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的農村新型合作體系”的理念,與仙游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穩步推進“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工作,并就助力縣域商業流通服務網絡強縣達成合作,攜手共創鄉村振興新篇章。至2023年末,已與仙游縣供銷集團、鐘山供銷社、園莊供銷社等機構在支付結算、貸款融資、存款理財、掃碼收單等一籃子金融服務領域開展深入合作,第一期為福供優品(福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集團授信1500萬元,為旗下15家村級供銷門店授信金額達214萬元。
三是打造“金融+商會”服務模式。堅持靠前服務、主動對接,與江西商會、蓋尾商會等14個商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建立深度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發揮、整合各方資源和業務優勢,進一步深化推廣“銀商企”金融服務模式,推進“黨建+金融+商會+業務”深度融合,增強銀商合作成效,助推在仙創業群體發展,為商會會員授信333戶,貸款余額1.49億元。
三、堅持民生為本,拓展場景服務生態圈
一是聚焦場景建設。全力推廣“福農e付”收單品牌,以“移動支付+”為載體,持續推進商超、餐飲、醫院、公交、物業等便民服務場景建設,2023年累計新增211個場景,充分發揮場景獲客的作用,為群眾日常生活創造便利。
二是打造捐款平臺。在全縣自建獎教獎學在線捐款平臺,實現線上和線下支付集成互通的捐贈模式,為單位、企業、和慈善人士奉獻愛心搭建便捷渠道,成功上線并開通獎教獎學在線捐款單位27個,通過該平臺募集善款2331筆,金額超260萬元。
三是推出“智慧食堂”。為構建公私聯動、政企延伸的客戶生態,成功研發智慧食堂云平臺Saas系統。該系統涵蓋銀行管理后臺、食堂商戶服務中臺以及用戶小程序前端,實現了食堂場景商戶有效拓展、快速復制、高效落地、持續服務。自運行以來,已有26家政企、醫院等單位入駐智慧食堂云平臺。
四、勇擔初心使命,持續鞏固脫貧攻堅
繼續加大對已脫貧人口的幫扶力度,全面落實應貸盡貸,充分滿足已脫貧人口的合理信貸需求。至2023年末,脫貧小額貸款423筆、余額1791.64萬元。積極聚焦轄內革命老區結對幫扶,深挖老區村資源稟賦和合作意愿,圍繞村情特色、產業優勢等,結合“福農?直通貸”“福農?鄉村振興帶頭人”“美麗鄉居貸”等信貸產品,助推老區蘇區生產發展。
五、熱心公益事業,踐行企業責任擔當
一是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成立學雷鋒志愿服務隊,組織開展義務獻血、幫扶慰問、植樹綠化、環境保護、愛心助考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彰顯本土金融機構社會責任。
二是開展公益助學。連續10年開展捐資助學活動,先后出資173.9萬元,資助496名貧困學子。針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推出“學子夢”助學信用貸款,累計為9217名貧困學子發放助學貸款,金額1.97億元,為助力教育強縣貢獻金融力量。
六、堅持服務為先,打造暖心服務品牌
一是聚焦“優質”,服務機制更完善。制訂《仙游農商銀行廳堂“服務營銷”實施方案》和《提升網點廳堂環境打造“暖心廳堂”專項提升行動工作方案》,以優化廳堂服務環境和提升廳堂服務質量為著力點,持續完善相關服務舉措,不斷提升服務水平。
二是聚焦“溫暖”,硬件設施更齊全。制定《提升網點廳堂環境打造“暖心廳堂”專項提升行動工作方案》,在全行35家網點開設愛心窗口、彈性窗口、軍人依法優先及老年人綠色通道,完善相關便民服務設施,提升服務便利度。
三是聚焦“品牌”,規范提升樹形象。加快推進品牌提升,并組織開展“最美廳堂”評選活動,著力打造舒適、溫馨、便捷的廳堂環境,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高效、貼心服務體驗。
七、堅持多措并舉,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一是全力提升金融服務質量。2023年,未出現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相關的重大突發事件和重大負面輿情,也未發生違反法律法規、虛假宣傳、誤導或欺騙消費者引發大規模投訴或群體性事件及個人金融信息泄露,無造成嚴重社會影響事件。
二是完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機制。先后制定《福建仙游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客戶信息保護實施細則》《福建仙游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審查工作實施細則》等相關制度,在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的統一管理下,開展了內容豐富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面對涉及面寬、消費領域廣的龐大金融消費群體,本行竭力做好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并取得較好成效,先后開展了“3·15金融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普及金融知識 守住‘錢袋子’”宣傳、“金融知識普及月”宣傳等金融消費者宣傳教育活動,切實履行社會責任。
三是暢通金融消費者投訴渠道。對外公布投訴熱線,及時處理通過96336客服熱線、968133、12378、12345等渠道進行投訴的事件,秉持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正視投訴所揭示的問題,不斷改進產品和服務,持續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