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義取利,不唯利是圖”
文章作者:武平農信聯社營業部 劉國強文章發布時間:2024年10月08日
“以義取利,不唯利是圖”是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其中一條,是我們中華名族在長期社會活動中積累的道德觀和經營觀的重要體現,讓我們在追求個人或集體利益的同時,重視道義、公正和長遠的社會責任。它提倡的是一種平衡,在這種平衡上,我們不僅考慮眼前的利益得失,而且也考慮到行為背后所承載的道德意義和社會影響。
武平農信在日常經營活動中始終堅持樹立正確的經營觀,不僅重視創造經營效益,而且積極承擔相應社會責任。一是支持鄉村振興。提供農業貸款和其他金融產品,幫助農戶及農村企業擴大生產、改善設施。二是推廣普惠金融服務。擴大金融服務網絡覆蓋范圍,確保鄉鎮地區能夠享受到基本的銀行服務;積極宣傳小額信貸產品,降低門檻,讓更農戶能夠獲得資金支持;持續推廣移動支付和在線銀行服務,方便農村居民進行日常交易。三是進行教育支持。舉辦捐資助學活動,大力開展助學貸款工作,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四是發展綠色金融。提供綠色信貸,積極推進碳金卡等貸記卡業務辦理,鼓勵客戶通過節能減排方式獲取碳積分,通過碳積分進行利率分檔,激勵可持續發展行為。這些舉措雖然短期內會增加經營成本,但長遠來看一定能樹立良好的農信品牌形象,建立良好社會信譽,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義”與“利”兩者之間的平衡在于既不完全否定利益的重要性,也不讓利益至上成為唯一的價值導向。我們要在現代社會中傳承并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智慧與價值觀,正確認識“義”與“利”。作為新一代農信人,要將“以義取利”這一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樹立良好的職業觀,塑造并展現良好的農信形象。
總之,“以義取利,不唯利是圖”是一種值得推崇的生活態度和社會價值觀,它提醒我們每一代農信人不僅考慮自己的利益,更關注如何為他人、為社會創造更多正面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