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清廉金融文化,打造和諧農信
文章作者:浦城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文章發布時間:2021年10月08日
清廉金融文化是關于清廉的金融理念、金融制度、金融道德、金融價值觀念或行為規范的總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倡導清廉金融文化,凈化金融政治生態,是金融行業立足當前、著眼未來,確保金融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神圣使命。
清廉金融文化建設是規范操作行為,全面防范金融風險,提升經營管理水平的需要,是每個員工必須履行的職責,更是保障自己的強有力武器。銀行作為高風險行業,清廉金融始終是銀行生存和發展的根基,是銀行實現穩健經營的關鍵所在。業務發展和清廉金融文化,就像魚水之情:魚兒離不開水,水也因為魚兒而具有了靈性與活力。如果脫離了清廉金融文化,銀行業務的發展就成了脫韁的野馬,必將給國家經濟和銀行自身發展造成嚴重后果。
清廉金融文化就是要求全員參與。我個人理解清廉金融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大眾性。讓清廉金融文化的觀念和意識深深扎根于每一個從業人員的頭腦中,并滲入到企業經營的各個流程、各個環節。只有全員堅守清廉金融文化,才能保證規章管理制度在執行階段即能夠得到遵守,才能保證清廉金融管理的效率與效果。清廉金融文化對我們銀行事業而言,簡單地說就是要使我們所有經營活動符合相應的金融法律法規、符合人民銀行的監管規定、規則。
銀行的清廉金融文化就要有著更深的內涵和寬廣的外延。對于每一次違規行為和每一個風險案件,首當其沖要看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是否有打擦邊球的現象,是否存在制度的盲區,針對實際情況,進一步整章建制,力求完善,保證規章制度的完整性、嚴謹性、務實性和嚴肅性,唯有一系列縝密的防范制度,才能讓全行員工有章可循,有章可依,按章操作,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應該怎樣做,從行為規范上受到約束。清廉,作為社會良好運轉的紐帶,它滲透于我們工作中的點點滴滴。
作為農村金融主力軍的農村信用社,我們經過幾十年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已逐漸形成其特有的清廉金融文化。在風險無時不在的金融行業中,努力推進清廉金融文化建設,對規范操作行為,遏制違法違紀和防范案件發生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只有讓我們的自覺地融入到農行的清廉金融文化建設之中,增強清廉金融文化意識,依法合規操作,防范操作風險,我行的金融事業才能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