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假冒“公檢法”電信詐騙
文章作者:南安農村商業銀行文章發布時間:2023年03月10日
一天下午,一位大伯到我行辦理業務,稱要將三筆未到期的定期存款共三十余萬元轉出再進行轉賬交易。經辦柜員再三告知他未到期取出是按活期利率計算,利息非常少,但大伯神態急切,說有急用一定要取出來,柜員見狀便先按他的要求將定期存款銷戶轉至其活期賬戶上。大伯表示要將全部資金轉出,因匯款金額較大,大伯年齡稍長,收款方賬號又是上海地區,辦理柜員有所警惕,便仔細詢問大伯這筆錢匯出用途是什么,他先是支支吾吾說要還給別人的,后又改口說是朋友要急用,回答搖擺引起了柜員的重視,于是又詢問他認不認識這個收款人,大伯猶猶豫豫了一會說認識,經辦柜員見老人始終神色慌張,覺得不對勁,懷疑他是被騙了,便先停止了匯款操作,立刻報告了主管。主管第一時間到柜臺了解狀況,告訴大伯千萬不要匯款給陌生人,很有可能是詐騙,大伯一開始還堅稱對方不是騙子,但當主管說到騙子會冒充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員用凍結賬戶的理由進行詐騙時,大伯一下子慌了,說到“那個公安局的人說要凍結我的賬戶,必須先轉到他們的賬號調查,沒問題了再轉回來給我……這怎么辦啊這可……”
此時主管趕緊告訴大伯不要輕信陌生來電,更不要把賬戶上的資金隨意轉賬給陌生人,并安慰他剛剛并沒有把他的存款轉出去,讓他不要擔心。
大伯拍了拍胸口,一陣后怕,“感謝你們啊,幸虧你們工作認真,幫我識破了詐騙的騙局,不然我這大半輩子存的錢可都要沒了呀!謝謝你們!”
風險提示:
老年客戶仍然是詐騙分子進行詐騙的高危人群,他們利用老年人子女不在身邊、不懂互聯網知識的弱點,冒充政府及公檢法人員,誘導老人將財產轉移到所謂的“安全”賬戶上,導致老年人財產損失。
銀行工作人員在服務過程中應警惕高齡客戶的大額資金轉賬,謹慎詢問,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幫助高齡客戶把好賬戶資金最后一道關口,識別詐騙分子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