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5tp5t"><strike id="5tp5t"><b id="5tp5t"></b></strike>

      <address id="5tp5t"></address>

      <noframes id="5tp5t">

      <address id="5tp5t"></address>

            <form id="5tp5t"><nobr id="5tp5t"><th id="5tp5t"></th></nobr></form>
            <form id="5tp5t"></form>

            <address id="5tp5t"></address>
              當前位置: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聞中心 > 農信動態

              福建農信:立足下黨實踐,書寫金融為民答卷

              文章作者:省聯社辦公室文章發布時間:2025年07月17日

                下黨,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牽掛的地方。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九赴壽寧、三進下黨,訪貧問苦、擘畫藍圖,并留下殷殷囑托:“農村金融服務是脫貧致富十分重要的基礎條件,一定要加強”“農村信用社要貼近農村基層,才能發揮扶貧信貸方面的作用”。

                這囑托,是期望,更是方向。三十余年來,福建農信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持續在服務“三農”一線深耕發力,以實際行動推動農村金融體系不斷完善,在踐行“金融為民”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今天,讓我們走進壽寧下黨,從一個基層信用社的奮斗足跡中,回望這段堅實的實踐歷程,看懂這份沉甸甸的“下黨答卷”。             

                    

                扎根:從災后第一筆貸款開始             

                故事的起點,是1989年。正是在那一年,在習近平同志的殷切囑托下,下黨鄉信用站升格為下黨鄉信用社,填補了當地的金融空白。

                也正是那個夏天,一場特大洪水,讓下黨鄉滿目瘡痍,也讓下黨信用社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始終肩負著特殊的使命。

                他的第一筆業務,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農信員工們背著挎包,跋山涉水,將一筆筆救命的貸款送到受災戶手中。村民胡巖祥的房子被洪水沖毀,一籌莫展之際,是農信社員工踏著泥濘送來的500元信用貸款,讓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這500元,是下黨鄉現代金融服務的第一滴水,更是一種信任的托付、一份責任的開啟。

                這個在救災中淬煉初心本色的金融機構,自此開啟了貼近基層、服務為本的新篇章,與鄉親們的生活緊緊相連。               

               

                   造血:用金融“做”功點亮產業          

                災后重建,只是第一步。如何讓這片“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地,長出能永久致富的產業?習近平同志再次為下黨指明方向:要下“做”功,而非“唱”功。

                福建農信牢記這份囑托,從“輸血”轉向“造血”,用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為下黨鋪就了一條滴水穿石的產業致富路。他們以信用工程建設為抓手,開展信用村、信用戶的評定,讓貧困農戶“評上級、授予信”,并能“用上信、貸到款”,讓信用真正轉化為發展動能。

                在此基礎上,金融產品精準跟進。2014年,全國首個“扶貧定制茶園”在下黨誕生,壽寧農信聯社大力扶持“下鄉的味道”本土品牌,配套特色產業貸、小額信用貸等產品,并通過助農電商平臺幫助其拓寬銷路。2016年,全省農信系統第一張“精準扶貧卡”在下黨發行,村民王明江正是靠著這張卡的資金,把家里5畝茶山發展成為“定制茶園”,實現每畝茶園增收4000元左右,不僅摘掉了“貧帽子”,更在新區建起了新房。

                截至目前,壽寧農信聯社累計發放扶貧貸款超2.7億元,涉農貸款突破28億元,惠及農戶7000余戶。      

                貫通:將服務送到“最后一米”          

                下黨鄉的路,曾是“車嶺車上天,九嶺爬九年”。金融如何服務“最后一米”?福建農信的答案,起初都是靠一代代農信人用雙腳走出來的。

                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王道榮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注腳。40年前,19歲的他接過了下黨信用站的擔子。那時不通公路,他每天徒步3.5個小時,背著裝滿現金的麻袋,手持木棍防身,穿行在崎嶇山路上。他曾開玩笑說:“我把咱們信用站都扛在肩上了?!边@句玩笑背后,是沉甸甸的責任,更是福建農信人服務基層的初心。 

                正是這種用雙腳丈量鄉土的精神,在今天演化為福建農信一套更系統、更高效的服務體系。

                聚焦“黨政所需、農村所缺、農民所盼、農信所能”,福建農信在全省首創實施“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戰略工程,將黨的組織優勢與金融服務深度融合;選派6330名金融助理、聘任4452名鄉村振興信息員,下沉服務全省17110個村居社區,把服務的觸角延伸到每一個角落。

                這支龐大的隊伍,在支農支小、鄉村振興、普惠金融的主戰場上發揮著關鍵作用,近三年進村入社區開展金融服務42.7萬次,發放支農支小等貸款322萬筆,金額近3800億元。      

                    

                風雨兼程,初心如磐。

                從洪水廢墟中送出的第一筆貸款,到如今服務“一老一小一新”的全方位普惠金融體系,壽寧農信聯社的奮斗足跡,正是對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最堅實的踐行。這份扎根基層的堅守,在福建農信系統內蔚然成風。

                如今,福建農信擁有營業網點近1900個、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近1.1萬個、福農驛站217個,連續5年獲評全省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優秀”等次,涉農貸款余額超4700億元,脫貧人口小額信貸余額占全省銀行業超96%,已成為全省銀行業服務覆蓋最廣、支農力度最強的金融機構。

                “弱鳥先飛,滴水穿石”。下一步,福建農信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在閩金融論述與實踐,以更深的基層情懷、更實的創新舉措,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貢獻農信力量。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