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5tp5t"><strike id="5tp5t"><b id="5tp5t"></b></strike>

      <address id="5tp5t"></address>

      <noframes id="5tp5t">

      <address id="5tp5t"></address>

            <form id="5tp5t"><nobr id="5tp5t"><th id="5tp5t"></th></nobr></form>
            <form id="5tp5t"></form>

            <address id="5tp5t"></address>
              當前位置: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聞中心 > 農信動態

              福建農信:牢記囑托,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與成果拓展鞏固注入金融動能

              文章作者:省聯社辦公室文章發布時間:2025年07月17日

                1989年7月,習近平同志一進下黨鄉調研時指出:“農村金融服務是脫貧致富十分重要的基礎條件,一定要加強”“農村信用社要貼近農村基層,才能發揮扶貧信貸方面的作用”。福建農信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踐行“金融為民”理念,將助力脫貧攻堅、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和第一民生工程,強化精準施策,創新服務模式,為全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注入強勁的金融動能,交出一份飽含農信溫度的亮眼答卷。

                一、小額信貸“精準滴灌”,激活發展“源動力”

                “現在再也不用到外面打工了,在信用社的小額貸款支持下,我辦起了養雞場,不僅實現脫貧,生活還會越過越好。” 壽寧縣下黨鄉脫貧戶楊先生指著即將上市的成品雞信心滿滿地說。

                楊先生原是下黨鄉的省定貧困戶,2017年,下黨信用社為其提供了額度5萬元的扶貧小額信貸資金,支持其發展可視化養雞場,解決了其產業發展資金不足的難題。通過發展產業,楊先生率先實現脫貧。 

                依托遍布城鄉的網點優勢和深入村居的“壟上行”“紅馬甲”金融服務隊,簡化流程、優先審批、快速放款,確保金融“活水”第一時間精準滴灌到戶。2016年,福建農信與省扶貧辦聯合推出5萬元以下、期限3年以內、免抵押免擔保的扶貧小額貸款產品(擔保金·扶貧貸款),精準對接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生產的資金需求。脫貧攻堅期內,福建農信累計發放扶貧小額貸款33.72億元,惠及8.38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戶數和金額均占全省銀行業70%以上,有效解決了他們發展生產、自主創業的啟動資金難題,變“輸血”為“造血”。福建農信《擔保金·扶貧貸款助推脫貧攻堅》入選全國銀行業助力脫貧攻堅創新實踐典型案例。

                扶上馬,送一程。2021年開始,進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5年過渡期,面對新冠疫情、經濟下行等不利因素影響,福建農信嚴格落實“四個不摘”的要求,保持工作力度不減,嚴格落實政策要求,接續推進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累計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11.89億元,占全省銀行業超90%,有效滿足脫貧人口有效資金需求,助力脫貧戶發展生產增收致富。   

                二、產業幫扶“聯農帶農”,鋪就脫貧“致富路”

                “顧不得一腳泥巴,他叮囑同行的干部:要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茶產業,帶頭打破‘祖宗山’,把荒山開墾利用起來種植茶樹?!?988—1990年期間,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四進坦洋調研指導時提出了發展茶產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等一系列要求。

                “今年難得接到了飲料茶的大訂單,回款比較有保證,但是賬期會相對較長,需要大量流動資金支付茶青款?!备0彩?/span>茶葉經營部的老板喜憂參半地說。得知這一情況后,福安農信聯社金融助理員主動上門對接,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后,為客戶辦理了一筆80萬元的“福茶貸”,解決了農村生產企業輕資產、擔保難、抵押物缺乏的融資難題。茶葉經營部是坦洋村當地茶葉經銷商,在福安農信聯社“福茶貸”的支持下,與上游近百戶茶農建立了穩定的產銷聯結機制,在保證茶青收購量的同時,也穩定了收購價格,帶動茶農增收,促進茶產業鏈良性循環。 

                一大早,在連城縣新泉鎮官莊村,返鄉創業大學生、村支委楊衛就來到村民黃某的玉米地,指導甜玉米后期管理要點。看到10多畝奶香玉米長勢喜人、豐收在望,脫貧戶黃觀妹感慨地說:“這多讀了幾年書的年輕人就是不一樣,讓我們幾輩子只會種水稻的小村莊,變成瓜果菜樣樣都有的采摘村?!?/span>

                2016年,楊衛放棄在福州打拼了幾年的事業,帶上新品種、新技術和新項目,回村創辦了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主營水果、蔬菜等農產品種植,但受困于資金匱乏難以發展壯大。連城聯社金融助理員了解到情況后,主動送貸上門,為楊衛辦理了10萬元貸款,幫助其擴大再生產。同時,在信用社的建議下,楊衛積極參與當地的激勵性扶貧項目,持續為貧困戶(脫貧戶)提供技術指導、生產用具,統一購買種子、肥料、農藥等物資,以訂單農業的形式累計帶動脫貧戶50余戶,實現每年戶均增收7500-12500元。從最初的10萬元貸款,增加到目前的100萬元,連城信用社的資金支持為其創業和幫扶之路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障。

                “授人以漁”方能根除貧困,產業發展是實現可持續脫貧致富的關鍵路徑。福建農信把產業幫扶作為治本之策,積極創新“企業/合作社+信用社+農戶”等產業幫扶模式,積極引導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戶搭上產業發展的快車,實現脫貧戶在家門口穩定發展增收。目前,共發放新農主體貸款5.86萬戶、余額235.16億元。

                三、教育幫扶“筑夢未來”,志智雙扶“拔窮根”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貧要同扶智、扶志結合起來。福建農信堅持智志雙扶,持續踐行“幫困助學”“扶貧助弱”的使命和擔當,為貧困群體量身定制“學子夢”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源源不斷地為貧困學子提供貸款支持。

                “謝謝哥哥,要不是您當年給我辦理了助學貸款,估計今天也不能成為一個大學生了!” 一位來自脫貧戶家庭的小伙子感動地說道。

                這位小伙子家住漳浦縣大南坂鎮,父母離異靠母親打零工生活,家里是低保戶。2021年考上閩南科技學院產品設計專業后,家里支撐不起高昂的大學學費。漳浦農商銀行金融助理員在駐村服務工作過程中,從村委口中得知情況,為該學生辦理了助學貸款,并為其申請了福建農信慈善基金。今年該學生順利地從學校畢業,也找到了自己心儀的工作。這只是福建農信幫困助學的一個縮影。   

                作為生源地助學貸款的主辦銀行,18年來,福建農信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資助政策,持續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設立福建農信慈善基金會對品學兼優的脫貧家庭學生進行獎勵資助,并提供勤工儉學、實習、就業崗位等,傾力助力教育扶智行動。截至2024年末,福建農信已累計對超46萬名家庭困難學生提供助學貸款支持,累計授信金額超147億元,市場份額超80%,切實減輕家庭就學負擔。今年,福建農信持續深化與省教育廳及各級教育部門合作,第一時間落實國家政策,推行“降息”“免息”“延期”“提額”四重服務,努力實現對全日制本??粕?、研究生、預科生等各類學生服務全覆蓋,截至目前,助學貸款資格認定筆數達2.34萬筆,占全省資格認定總筆數近90%。

                與此同時,福建農信發起、各行社共同出資成立的福建農信慈善基金會,十余年來,已累計資助困難學生超1.9萬名,發放助學金超8000萬元,有力地阻斷了貧困代際傳遞。

                福建農信以金融之筆,飽蘸為民情懷,在八閩大地的山海沃野間,繪就了助力脫貧攻堅、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壯美畫卷。從一筆筆解燃眉之急的小額信貸,到一個個帶動致富的特色產業;從一根根聯通世界的網線,到一支支扎根鄉村的隊伍;從一張張承載希望的錄取通知書,到一顆顆被點亮的求知之心……福建農信人用行動詮釋了責任與擔當。展望未來,福建農信將繼續牢記囑托,深耕“三農”沃土,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貢獻更大更強的農信力量!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